(通讯员李文静、郑博)1月7日至9日,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李文静、郑博赴哈尔滨参加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协办的“新时代教育培训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2020年第一期培训者素能提升研修班”。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及培训机构的122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学习。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杨亚萍,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郝清洁,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甘泉,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楠等出席会议。本次培训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化高校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探索新时代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升教育培训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学习。培训环节包括5场专题教学、1次讨论交流及1次现场教学。
开班式由甘泉主持,杨亚萍、郝清洁分别致辞。杨亚萍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工作,干部培训事业发展处于持续上升通道,对促进终身学习、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培训是各位同行长知识、增智慧、促工作的需要,也是互相交流的需要。郝清洁指出,党的事业推进到哪里,干部培训工作就进行到哪里,每位干部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经历各种考验和磨练。
培训会上,郝清洁与学员分享了自己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文化自信根本是马克思主义自信;马克思主义既能指导革命也可以指导建设;马克思主义既可以宏观指导,也可以身体力行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的看家本领。王楠做了题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的专题讲座。他分析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指出了现行教育模式存在教务人员少,场地限制、技术限制及项目启动慢等不足,重点介绍了爱迪学堂作为非学历教育公共平台的技术方法和学习流程。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3位老师分别为学员作了3场业务培训。甘泉就“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专题讲授。她总结了成人学习的6个特点,即激发内需自我导向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丰富多样人格化的学习、反思是学习发生的关键、交流是集体学习的重点;提出了培训项目设计的“四化原则”,即专业化、定制化、体验化、规范化;详细讲解了培训项目实施的四个步骤,即分析、设计、实施、评估。梅洁以“用金字塔模型赋能团队”为题进行了团队管理业务培训。她首先提到,管理是一种重要生产力,好的管理会产生良好的绩效,然后分析了激励环节中常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应合理设计激励体系,重点做好绩优激励、职涯激励、团队激励及日常激励等方面的工作。杨丹以“手把手教你做一位优秀班主任”为题,对培训班带班的各个环节做了细致的流程讲解,还介绍了武汉大学的管理服务经验,比如每季度进行一次优秀班主任评选、在大学生中招聘武汉大学校园和校外现场教学讲解员,课前播放武汉介绍视频,带学员用晨读、做课间操,制作生动的结业视频等。
讨论交流环节形式为“世界咖啡”,题目为“我们如何做培训,由甘泉主持。“世界咖啡”起源于《第五项修炼》中的团队学习,是一种“用对话解决问题,找到方案”的学习方法。会上分五个小组,每组选出1位桌长,个组分别对培训课程开发、师资拓展、营销策略、项目设计、内容形式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每桌桌长最后汇总讨论情况,进行大会交流。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培训班学员还接受了一次现场教学,地点为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成列馆。会议期间,我校两位老师还与其他高校同行进行了工作交流和探讨。
学院领导对本次培训学习高度重视,会后还组织院内交流学习,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培训业务素能和管理能力,为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