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党支部积极开展10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牛晓丹发布时间:2017-10-17浏览次数:148

(撰稿:叶昊 摄影:王磊)

20171013日上午9点,根据湖北省委有关文件精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三党支部在中南楼702室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个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的主题有两个:1.“喜迎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专题学习;2.“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学习讨论。参加活动的有:潘晓明、徐银华、余希进、余晓明、余尊奇、刘卫平、叶昊和支部外党员王磊。

首先,党支部书记潘晓明进行了简单地会议说明,他说到,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事业不断推进,扶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全社会参与扶贫的价值认同和社会机制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作用,社会扶贫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下,脱贫攻坚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关键阶段,面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艰巨挑战,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采取更系统的政策措施,调动更广泛的力量投入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来,凝聚起更强大的脱贫合力。

第一项,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党员责任。



第二项,党员缴纳201710月的党费。

第三项,由王磊同志诵读党章总纲。

第四项,开展党支部学习。支部书记潘晓明带领全体支部成员学习了各类文件及相关概念,包括《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通过学习,让支部的每位成员在对各文件精神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可以畅所欲言。



第五项,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徐银华副院长说到,对口支援这种由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一方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的一方实施援助的政策性行为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同时脱贫工作一定要与当地环境资源相符合,比如我省恩施地区,就可大力发展旅游行业,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余希进同志认为,脱贫工作的关键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而且脱贫手段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否则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无尽的负担;余晓明同志也说到,脱贫是我国一直在努力的工作,国家一定要实施一些具有导向性与指向性的政策,以防止部分政府部门利用“脱贫工作”作秀;余尊奇和刘卫平两位同志认为,脱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想要彻底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教育的改善至关重要,毕竟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潘晓明和叶昊两位则认为,想要深度脱贫,从三个方面入手很重要,一是教育,二是因地制宜,三是清政廉政。

经过学习与讨论,我们第三党支部一致认为,“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要如期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不能仅靠某一个地区、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必须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举全党、全社会、全民族之力合力攻坚,以大整合带来强效应,以大格局促进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