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南大党字〔2015〕38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要求,学院党委于6月16日在首义校区中南楼会议室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院党委委员熊思宏、徐银华、王智、胡海南参加研讨。
本次研讨的主题是: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重点学习研讨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如何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熊思宏同志在讨论中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入手,认为“道路”关乎党的命运,关乎国家前途、人民幸福。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就是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那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那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开放既是形成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推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强大动力。这一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其中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通过一系列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具体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制度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过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的过程就是这种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
徐银华同志认为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有特定的背景和条件。过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当今社会做人、做事、做官都大有裨益。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就是做人要正派,这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不但是我们工作的指南,也是我们做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我们要按党章要求想问题,看事物,去行动。社会主义发展用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完美体现。只有准确把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才能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凝聚力量取得更大胜利。从我个人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个正确道路,作为党员要坚信,在个人言行,在教书育人中要积极贯彻下去。
王智同志在发言中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很重要,这三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保障,有了这种自信,就会有政治上的自觉,我们就能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在前进道路上就不会动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就会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始终在思想上拧紧螺丝、上紧发条,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身体力行。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各项事业新发展。要保持高尚情操,坚守精神家园。
胡海南同志认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于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道路、形成的理论、选择的制度,首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三个自信”源于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落在实处,业务工作要与大政方针相一致,这样我们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专题研讨开始前,熊思宏副书记受院党委书记谢进城同志委托为全院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三严三实”党课。党课从充分认识“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入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贯彻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把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努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确保“三严三实”落在实处。
(撰稿:何正平)